新闻资讯

NEWS & INFORMATION

“陈记坑塘”转型记

发布时间:2020-08-01 19:48:00

从秦皇岛的闹市区一路向东,沿着途中一条的河流的轨迹,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东港镇的“陈记坑塘”。这里曾是一条排洪河和上游河水冲击而形成的坑塘,因附近的一家大型养殖场而得名,昔日原本清澈的排洪河也因这一个个养殖场的落成而一去不复返。污浊与脏乱渐渐成了这片土地的代名词。

生态环境的退化让这里的人居环境变得恶劣不堪,同时也意味着这一切需要改变。

全长8.8公里的排洪河共流经了8个村庄,最终汇入渤海,而排洪河的两岸更是建起了令人咋舌的53家养猪场。于是,漫天的恶臭和成群的蚊蝇便攻占了这片泥沼,成为周边居民挥之不去的阴影。


\

尽管很多人曾因这些养猪场而日进斗金,但是显然,以断送环境换取财富的代价已不是这个时代所能承受。

当然,为这条污染严重的排洪河而烦恼的不止周边的居民,它同样成了市、区、镇政府的心病。作为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优雅的自然环境和舒适的人文环境才是最能吸引八方游人慕名而来的原因。早在去年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市委就已提出“加强水污染流域治理,对每条入海河流都要实施综合治理,特别是规划建设好生态湿地,从根本上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确保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重点入海河流达到III类水体”的明确要求。


\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条“黑化”已久的排洪河该如何治理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对此,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前往排洪河实地调研,同时,他们邀请了拥有多年河道生态治理经验的恒特环保来共同探讨排洪河的治理方案。通过对排洪河的全面勘察,发现造成排洪河污染的原因可谓错综复杂。村庄雨污混流、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转,以及大秦铁路储煤场、秦皇岛港煤炭作业区污染是几方面最主要原因。

对此,恒特环保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进行研究,拿出了一套包含截污纳管、环保清淤及底泥修复、生态护坡、仿生水下森林系统、防止海水潮汐倒灌及生态修复的综合河道生态治理方案。于是,一场治理排洪河的专项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让一条岌岌可危的河水再次恢复生机,不仅仅依靠一套完美的治理方案,更需要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合力支持。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措施,搬迁沿河两岸的垃圾堆放场,拆除违章建筑6000平方米,关闭8家散乱污企业,居民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四级干部的多次动员下,周边的养殖场与镇政府达成搬迁协议,为河道腾出了自净空间。

每于寒尽觉春生。历经了65天的时间,排洪河内3米深的垃圾沉淀物神奇地变成了240亩人工湿地,岸边涌入河道的污秽则变成了一股清流,淤泥变成了花草,死水变成了活潭。终于,这条排洪河从渤海母亲的负担变成了支撑她的源泉。


\ 


后记
我们总在摸索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而我们和谐共处,时而彼此互相伤害,这段关系的前景如何无法预测,然而得益于恒特环保这类专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企业的努力,让我们在和自然环境分道扬镳之后,仍能重归于好。